国际学院:立足中华 交融世界 创新未来
国际学院:立足中华 交融世界 创新未来
广州新华学院国际学院始终秉承着“植根中国情怀、培养国际视野、追求专业精湛、引领卓越创新”的育人方针,推行“双创引领,双语培育,双向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师生外出访学交流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学术交流、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的高速发展,认识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增强师生的爱国情怀、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师生国际视野,多元化学院的国际化育人模式,全方位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党建引领 以爱育人】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前往汕头市福利院开展支教活动
2024年11月2日,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走进了汕头市福利院,开展了一场温暖人心的支教活动,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爱心与关怀。此次支教活动,充分展现了广州新华学院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的爱心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让汕头市福利院的孩子们在这个秋日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也不忘初心,将这份爱心持续接力,为更多需要关爱的人们带去希望与力量。
汕头市福利院副院长杨齐(图中左四)对国际学院师生联合党授予荣誉证书
汕头市福利院公益证书
汕头市福利院智障特困人员创作的感谢画
【文化交融 多元育人】走出去,扩眼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马来西亚之行:多元文化的交融
2024年5月3日至12日,国际学院师生抵达位于马来西亚亚庇的马来西亚沙巴大学(University Malaysia Sabah,下文简称“沙巴大学”)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
1.学术交流:在沙巴大学的艺术学院、语言学院和商学院,同学们深度体验了当地的专业课程,感受到了与国内不同的上课模式。沙巴大学的教授们为学生们讲授了目的地营销、跨文化沟通等课程,学生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学会了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通过与沙巴大学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学术经验,还增强了跨文化沟通能力。
沙巴大学老师为广州新华学院学子讲授目的地营销课程
2.文化体验:师生们还深入体验了马来西亚的传统文化。在沙巴传统染布工作坊,学生们亲手制作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染布作品,感受了马来西亚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师生们还前往马里马里原住民文化村,体验了沙巴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了解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体验沙巴传统染布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在马里马里原住民文化村体验沙巴原住民生活文化
(二)日本之行:教育理念与国际化发展
2024年9月,国际学院代表团在院长李文蓓和外事处处长康星华的带领下,前往日本东京,对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明治学院大学、杏林大学、立教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了考察访问。
1.学术交流:代表团与各高校的教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围绕学术合作、师生交流项目、国际化教育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座谈,代表团了解了日本高校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其在留学生支持体系、跨文化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2.实地考察:代表团还参观了各高校的校史馆、国际交流馆、图书馆和自习室等场所,深入了解了日本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成就。特别是在早稻田大学,代表团详细考察了该校的留学生支持体系,包括文化适应、学术支持以及课余活动等方面的安排。这些实地考察为学院未来开展学生交流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日本知名教授樋口清秀为广州新华学子作讲座
日本杏林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政策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迪开授讲习课
(三)泰国之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2024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国际学院学生代表前往泰国乌龙他尼皇家大学,开展了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活动。
1.学术交流:在与乌龙他尼皇家大学师生的研讨会上,双方围绕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以及学术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入交流。广州新华学院的学子们分享了自身的学习经历与见解,同时也汲取了泰国教育体系中的创新元素,拓宽了学术研究思路。此次交流不仅促进了中泰两国学生的相互理解,也为未来的学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2.文化体验:在体育学院,学生们体验了泰拳课程。泰拳不仅是泰国的传统武术,更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下,学习了泰拳的基本攻防技巧,并通过实战模拟深刻体会了泰拳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精神。此外,学生们还参与了泰国传统舞蹈的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了泰国舞蹈从宫廷到民间的发展脉络,并通过亲身穿着传统服饰,感受了泰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体验泰拳文化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体验泰式舞蹈
(四)新加坡之行: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2024年11月,国际学院教师易昕雯带领11名优秀学生前往新加坡,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1.文化了解:师生们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助理馆长罗必明博士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新加坡的历史、教育与经济发展,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包容性及其经济的迅猛发展。
2.学术交流: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师生们参观了商学院、图书馆和学生活动中心,了解了该校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招生办代表为师生们介绍了该校的硕士申请要求,学生们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罗必明馆长为师生们讲解新加坡概况
国际学院学子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内合影留念
新加坡管理大学分享会现场
(五)新西兰之行: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2024年11月,国际学院院长李文蓓与副院长康星华作为我校代表团成员前往新西兰高校考察以及洽谈项目,深化教育合作,共育国际化人才。
1.高校考察:代表团访问了新西兰UUNZ商学院、塔斯曼学院、怀卡托大学、坎特伯雷大学、南方理工大学以及奥克兰理工大学等高校,还参观了各高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和药房等场所,了解6所新西兰大学的教学与管理思路,其中与2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本次考察为我院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学术交流:代表团与各高校的领导、部门以及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围绕访问感悟、观察结果、与外方交谈情况以及所见所学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本次访问,希望加强与新西兰大学的国际教育合作,便捷学生国外深造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以及通过合作项目增强我院的吸引力。本次出访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学院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多元发展,为师生创造更宽阔的国际交流平台。通过学校董事会、校领导给予的支持,为国际学院学子们积极投入国际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提供了资源和信心。
代表团与UUNZ商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
代表团参观怀卡托大学毛利学院展开座谈
【走向国际 创新育人】
国际学院保持与国际教育同步,出国访学交流等项目让学院师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激发创新能力:师生们在各种国外实践中,崇尚科学、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升了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拓宽国际视野:师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和学术交流,深入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全球意识。
3.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与国外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增强了跨文化适应能力。
4.汲取学术经验:学生们在国外的学术交流中,接触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思路,汲取了宝贵的学术经验,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5.增强文化包容性:通过文化体验活动,学生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适应能力。
国际学院供稿
图文/国际学院
编辑/蒋润婷
初审/欧阳莹
复审/康星华
终审/李文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