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分享】国际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三)

24工商管理(创新班)程一依
程一依:重返麦当劳兼职,我发现"服务行业"远非简单的食物传递:后厨的温控管理、订单的优先级排序、顾客情绪的即时响应,每个环节都考验着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当我第一次独立完成高峰期出餐时,前辈对我的肯定,让我读懂了"把简单事做到极致就是专业"的深意。

24工商管理(创新班)陈依彤
陈依彤:在特殊人群教唱红歌的经历,颠覆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当自闭症儿童跟着旋律拍手,当听障学员用手语表达《我和我的祖国》时,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用专业与耐心搭建沟通的桥梁。"微小善意",最终汇聚成照亮他人的光。

24工商管理(创新班)李妍媛
李妍媛:在东莞谢岗镇康复就业中心的这段实践,让我收获满满。教唱红歌时,看到大家眼中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我深深感受到音乐传递的力量;非遗手工课堂上,和特殊人群一起制作团扇、艾草锤,手把手教他们拍八虚,看着他们专注的模样,觉得温暖又有意义;扭扭棒、非洲鼓教学和安全知识讲解中,每一次互动都充满了真诚。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用爱心和耐心陪伴他们,就是在传递温暖,也让我更懂得爱岗追暖的真谛——在付出中收获成长,在奉献中感受价值。

23工商管理(创新班)游雄
游雄:本次暑假,目前为止我已经进行了长达40天的外卖配送,从中我收获许多,也感悟到许多。收获上,我从路痴、超时焦虑,成长为能规划路线、应对突发状况的骑手,时间管理与沟通能力显著提升;靠汗水赚钱的经历,也让我真正懂得“每一分钱都不易”,更体谅父母。感悟则藏在细节里:顾客的一句“辛苦了”,让我明白善意无界;赶时间却被红灯拦下,让我懂得“欲速则不达”;见凌晨出餐的商家、奔波的同行,更懂生活多元与每份工作的价值。
这次实践让我跳出校园舒适区,收获的勇气、敬畏与共情,是比成绩更珍贵的“成长学分”。

24工商管理(创新班)林思妍
林思妍:暑假我们去了谢岗镇康复就业中心服务残疾朋友,在其中,我不仅真切体会到他们面对生活时的坚韧与努力,也更懂得了以耐心和尊重传递温暖的重要。原来微小的行动,也能为他人生命注入一点光亮,更让我认识到奉献的纯粹价值——心手相牵,照亮彼此,就是生命最本真的力量。
国际学院供稿
图文/程一依 陈依彤 李妍媛 游雄 林思妍
编辑/蒋润婷
初审/袁萱蕴
复审/康星华
终审/李文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