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正文

【爱我新华・优秀学生】张媛婕:在新华的沃土上逐光生长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5-29 [来源]: [浏览次数]:

【爱我新华・优秀学生】张媛婕:在新华的沃土上逐光生长

广州新华学院国际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创新班)的张媛婕,始终以“博学、笃行、正心、自强”为座右铭,用奋斗书写着属于新华学子的青春答卷。作为中共党员、班级学习委员兼党小组组长,她以专业第一的综合测评成绩、多项国家级竞赛荣誉,以及深耕志愿服务的担当,成为母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鲜活注脚。而在她的成长叙事中,始终跳动着母校悉心培育的脉搏——从课堂上的知识启蒙到竞赛中的导师护航,从学生工作的平台历练到社会实践的资源支撑,新华的每一次托举,都成为她向上攀登的阶梯。

25D5A

一、学术逐梦:课堂与竞赛中的双向奔赴

“在新华的课堂,我第一次感受到知识与现实的同频共振。”张媛婕回忆起《管理学原理》课程,授课教师以珠三角企业转型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SWOT分析法诊断实际问题,这种“案例导入+小组研讨”的模式,让她迅速迷上了工商管理的魅力。课后,她主动泡在图书馆拓展阅读。

2023年,她首次挑战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备考期间,她自己开设“竞赛冲刺工作坊”做“加油站”。“我更加意识到语言是连接世界的工具。”这份积累让她最终斩获全国三等奖。同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她配合团队聚焦行业中的痛点问题,却在初期因方案同质化遇挫。关键时刻,指导老师陪同她复盘数据,一句“创新往往藏在被忽视的需求里”点醒了她。团队重新打磨的项目最终斩获铜奖。

二、角色淬炼:学生工作中的责任生长

在学生工作中,张媛婕展现出多维度的成长。在担任党支部宣传部部长期间,她主导设计了多个海报撰写新闻稿,“每次写新闻稿时,老师和学姐总会耐心指导标题提炼和结构化,让我从‘完成任务’到‘追求品质’。”她感慨道。

张媛婕的成长字典里,始终镌刻着“感恩”二字。她多次参与南洲村周末课堂,为儿童开设科学兴趣课。这份坚持,始于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的教育资源的差异。“当孩子们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下‘谢谢老师’时,我突然明白,新华人肩上不仅有学业,还有社会责任。”

三、成长密码:那些照亮前路的人

提及蜕变,张媛婕反复提到两个关键词:“导师”与“前辈”。在“挑战杯”备赛陷入瓶颈时,导师用自己创业失败的经历鼓励她:“真正的创新者,要学会在废墟里种玫瑰。”这番话让她重整旗鼓,最终在答辩中以独居老人帮扶的真实故事打动评委。而学长的一句话,更让她铭记至今:“答辩不是展示完美,而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诚意。”正是这句点拨,让她将项目PPT从“数据堆砌”改为“故事线串联”,最终收获评委“有温度的商业洞察”评价。

“新华就像一个温暖的磁场,在这里,你总能遇到愿意托举你的人。”她感恩学校提供的竞赛平台、实践机会和奖学金支持,更将“正心自强”的校训化作行动——给其他同学分享压力管理手册;发起“时间排列计划”,让“传帮带”成为新华园的温暖传承。

43665

张媛婕(左一)

从课堂到赛场,从校园到社区,张媛婕的每一次突破都烙印着新华的印记。正如她在国家奖学金获奖感言中所说:“我的每一份荣耀,都始于老师和学姐学长们的一句点拨、一次机会、一份信任。”在这片育人沃土上,她用行动诠释着“今日我以新华为荣,明日新华以我为傲”的誓言,更以追光者的姿态,让新华精神在奉献与传承中持续闪耀。

国际学院供稿

图文/张媛婕

初审/彭云

复审/康星华

终审/李文蓓